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门止为身计何尝施祸福于人亦未尝要人之敬奉后
人为之庄严忏诵扇惑愚民非佛之真性也 张道陵

处深山萨真人一瓢自随厌与俗接何曾妄有希求于
人人亦不敢轻有所与后来设立符箓醮禳诳取钱物
非祖师之 (第 3a 页)
薄之不半载暴卒
辛亥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钱惟演来朝惟
演以疾求赴京师也
五月甲寅赐信州龙虎山汉 天师张道陵
二十五世孙 (第 8b 页)
   右符箓(一百三部一/百五十九卷)
气经新旧服法三卷(唐康仲/熊撰)康真人气诀一卷(同/上)服内
元气诀一卷(同/上)太无先生气诀一卷(唐大中/人撰)修生养气
诀一卷(唐司马/承祯撰)气诀一卷(孙思/邈撰)张果气诀一卷 达磨
诸家气诀一卷 养生服气诀一卷 调元气诀一卷
 调三元气诀一卷(李真/人撰)太和真气诀一卷(河上/公述)中山
玉匮神气诀一卷 (汉张道/陵
撰)服内元气诀一卷(烟萝/子撰)内指 …… (第 23a 页)
 炉鼎要妙图经一卷
金木万灵诀一卷(葛洪/撰)灵砂圣石玉路丹诀一卷 黄
舆金丹密诀一卷 刚子丹诀一卷 (张道/陵
撰)元君肘后方
三卷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一卷(唐隐士还/阳子撰)太上肘后 …… (第 29b 页)
丹法
一卷 蓬莱山草药还丹诀一卷(黄元/钟撰)灵剑子(许真/君撰)
诀大丹法一卷 峨嵋山神异记三卷 (汉张道/陵
撰)黄牙河 …… (第 34a 页)
   右金石药(三十一部/三十五卷)
灵宝神仙玉芝瑞草图二卷 太上灵宝芝品一卷
芝经一卷 灵芝记五卷 种芝经九卷 芝草黄精
经一卷 神仙芝草图二卷 灵宝服食五芝晶经一
卷 延寿灵芝瑞图一卷 白云仙人灵草歌一卷
经食草木法一卷(陶隐/居撰)神仙得道灵药经一卷 (汉张道/陵
撰)
养生神仙方三卷 洞灵仙方一卷(梁邱/子撰)仙茅根方一 (第 35b 页)
  枣得而食之后天而老又抱朴子云韩终服菖蒲

  十三年诗载古逸当是周秦时人

赵昉临晋人 张道陵
弟子有仙术后飞升今永泉里赵
 昉村其遗名也旁有升仙洞存焉
北魏
罗崇之河东人受道于中条山世祖令崇立坛 (第 2a 页)
 位以楷书为然

  按道家之说皆昉于后汉桓帝之时今世所传经
  典符箓以为 张道陵天师
永寿年间受于老君者
  是也而太平经正出于此时范史所书甚明然隋
  以来艺文志道书中并不收入至宋中兴 …… (第 2a 页)
  所言者清净无为而已而略及炼养之事服食以
  下所不道也至赤松子魏伯阳之徒则言炼养而
  不言清静卢生李少君栾大之徒则言服食而不
  言炼养 张道陵
寇谦之之徒则言符箓而俱不言
  炼养服食至杜光庭而下以及近世黄冠师之徒
  则专言经典科教所谓符箓者 (第 21a 页)
 帝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遂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
幸太学 桓典为侍御史宦官畏之典常乘骢马京师
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骢马青/白杂色)典焉之孙也
(顺帝永建初焉为/太傅焉荣之孙也)
六年春三月辛未赦天下 夏大旱 爵号皇后母为
舞阳君 秋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 五原山岸崩
(纵考异曰本纪云大冇年按今夏大旱/ 使秋成亦不得为大冇年今不取) 初钜鹿张角
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咒符水以疗病(妖于/骄翻)

(咒职/救翻)令病者跪拜𩠐过(首式又翻今道家所施符/水祖 张道陵
盖同此术也)或时
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转相诳诱
(诳居况翻/诱音酉)十馀年间徒众数十万 (第 6a 页)
县自汉以来属会稽郡西/北距郡城百馀里帅读曰率)遂攻会稽会稽
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天师道即 张道/陵
之所传也会)
(工外/翻)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道室奉道/之室也稽)
(音/启)官属请出兵 (第 14a 页)
自谓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既归第因修服食养性之
术初嵩山道士寇谦之赞之弟也修 张道陵
之术自言
尝遇老子降命谦之继 (第 34a 页)
道陵
为天师 (第 34a 页)
(张道陵
后汉人修/五斗米道俗所谓)
(天师/也)授以辟谷轻身之术及科戒二十卷(今道家科戒/盖始于此)
使之清 …… (第 34a 页)
 (所谓黄冶/变化者也)其为术正相戾矣是以刘歆七略叙道家
 为诸子神仙为方技(以其相戾故七/略不得合为一)其后复有符水
 禁咒之术(符水禁咒即 张道陵
之术)至谦之遂合而为一至今循 (第 35a 页)
士余按此说是道流借吾儒经解大义/以演绎道士二字道家虽曰宗老子而西汉以前未尝)
(以道士自名至东汉始有 张道陵
于/吉等其实与佛教皆起于东汉之时) 初王僧辩与陈
霸先共灭侯景(见一百六十四卷/世祖承圣元年)情好甚 (第 8a 页)
后无子使僧明悟为后祭南北斗(为于/伪翻)剖霹□木
书天地字及上名合而佩之(霹□木者霹□所震之木/今为 张道陵
之术者用霹)
(雳木为印云有雷/气可以镇服鬼物)祝曰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事觉
己卯废为庶人移别室安置 (第 33b 页)
乞留中以杜谗邪 以魏博
留后何重顺为节度使 上命道士赵归真等于三殿
建九天道场亲授法箓(道家符箓起于 张道陵
盛于寇/谦之崇而信之则后魏世祖唐)
(武宗也授/当作受)右拾遗王哲上疏切谏坐贬河南府士曹(考/)
( (第 24a 页)
长直亮翻)蜀司天监言国
有大灾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玉局化在成都彭乘/记曰后汉永寿元年)
(李老君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老君升/坐 (第 30a 页)
道陵
说南北斗经既去而坐隐地中因成洞穴故) (第 30a 页)
 晚山 太平御览吴兴记于潜县西四十里有晚山
  悉是松木真墨所出也
 生仙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三十里 天师张道陵

  
生于此山之西因以名之
 地风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七里风多自石穴中
  起
 流襄山 咸淳临安志在县南 (第 42a 页)
 许迈宅 名胜志临安县西五里有西山多仙人芝

  草晋许迈移居于此(昌化县志县西晚川/山下有许远游宅)
  张道陵
宅 名胜志在于潜西天目山南峭壁高二
  百馀丈乃汉 (第 39b 页)
天师张道陵
隐室旁有张公小舍
 洪载宅 咸淳临安志在于潜县天目西麓旧为紫
  薇岩俗呼紫草岩宝福寺在右可庵在左皆 (第 39b 页)
  (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字画/精楷其背有王母乘凤傍有云气亦一奇事云)

 
 张道陵(神仙通鉴字辅汉留侯八世孙建武十年生/于吴郡天目山时黄云覆室紫气盈庭年及)
  (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绿睛朱顶垂手过膝/美须髯望之俨然从学者十馀人天目山南三十)
  (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仙观馀杭/通仙观即其地也永元四年乐蜀之溪岭深秀遂)
  (隐其山按方炼龙虎大丹三年丹成年六十馀饵/之而容貌益少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
  (渠亭山中太上遣使者并五帝部从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箓斩邪二剑)
  (玉册玉印授其长子衡于云台峰白日升天时年/一百二十三岁也笔丛道陵教法凡祈祷服罪之)
  (人以三符授之一着/山上一地下一水中)

(第 2a 页)
  (渠亭山中太上遣使者并五帝部从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箓斩邪二剑)
  (玉册玉印授其长子衡于云台峰白日升天时年/一百二十三岁也笔丛 道陵
教法凡祈祷服罪之)
  (人以三符授之一着/山上一地下一水中) (第 2a 页)
 杜光庭(宣和书谱字宾圣号东瀛子括苍人懿宗设/万言科选士光庭试其艺不中乃弃儒入道)
  (著道家书颇研极至理条列科教自 汉张道陵
暨/陆修静撰集以来始末备尽羽流咸宗僖宗临御)
  (光庭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一时流辈为之敛衽尝/撰混元图 (第 26b 页)
  博原宠字世龙正德元年岁贡
 明国子助教洪鼐墓 寿昌县志在石郭岭(传详/儒林)
   分水县
 汉桐柏真人墓 分水县志 张天师道陵
之父也在
  九都生仙外乡其家谱载在桐庐之西北乡盖汉
  时未析为分水也 (第 16b 页)
曰天目又有洞府三十六所每至深秋风雨晦冥而叵
测盖灵异之所潜藏神仙于焉居宅异时尝有徐五仙 张道陵
或饵霞而服气或举室而飞升近世亦闻隐者
结庐危层高卧栖真每下视山半荟蔚䌷隮如闻婴儿
之声必有霶霈虚霫大 (第 33b 页)
  色有仙人房玄武石芝田丹灶锦屏瑶草诸异行

  三里许南有小洞可径以出道书在天下福地之
  数风土记云 张道陵
尝修道于此故名其侧有会
  仙岩峭石壁立数仞宋绍圣间有见二仙倚石者
  因名岩下有泉寒冽渊澄极旱不竭 …… (第 18b 页)
  (雨霁道士随予南行至盂山舍舆而登路多草莽/约半里抵张公洞询道士洞之得名云唐仙人张)
  (果老得道之所予尝览周处风土记为 汉张道陵/
修仙于此而郭景纯亦称阳羡有张公洞则知名)
  (洞始于 (第 19a 页)
道陵
不以果也洞面西北其周五里唇有/石相距丈许上一石横亘宛若门阙俯身从石级)
  (南下数十步上皆飞岩峭壁 (第 19a 页)
  正一丛林内有竹洲馆为一观之胜
  真如观在昆山县南四十里石浦镇宋庆元间建
  致道观在常熟县西门内虞山南岭下梁天监初
   汉张道陵
裔孙道裕居此建招真治并建寥阳殿
  虚皇台手植七星桧后道裕仙化瘗剑于山之西 …… (第 36b 页)
  (鼎无以踰焉其峰则有石城石门虚峗自然不度/勾吴之马神功挺起岂似冈陵之画魏后冰成夜)
  (阵权息长安慈石浴塔暂流軝迹比期优劣斯远/沛郡张君讳道裕汉朝 天师陵
十二代孙天监二)
  (年来止此岫遁十有馀载夜忽梦见其祖云峰下/之地面势阒寂宜立馆宇可以卜居裕即以其 (第 37a 页)